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徐州房产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3154|回复: 0

各地方政府卖地收入明显下降 释放积极信号

[复制链接]

10

主题

15

帖子

1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5
发表于 2019-4-21 13:44: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土地市场已经连续火热了三年,2019年迎来降温。近日,财政部公布2019年一季度财政收支情况。其中,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13297亿元,同比下降7.1%,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下降9.5%。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通俗地说,就是卖地收入。作为一项“大头”,其不仅曾为地方政府带来丰厚收入,解决了财力不足的问题,也为城市基础设施投入及系列民生工程的改善做出了许多贡献。但任何事情总有两面性,由于卖地能轻易获得巨额收入,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形成了严重依赖,因而加剧其卖地冲动,导致不少重复低效的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也使得地方政府债台高筑。同时,土地财政刺激了房地产业的过度扩张和泡沫化,忽视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造成产业经济结构失衡。
  而今土地市场迎来降温,其中国有土地卖地收入下降9.5%,虽然会给一些地方的财政收入带来压力,但权衡利弊,这并非坏事,而是好事。就目前来看,它起码释放出三方面的积极信号。
    其一,卖地收入下降,除了单价可能下降,更多的应该是由于城市建设供地减少所致。这表明各级政府在城市发展理念上趋于理性和成熟,逐渐找到了城市发展的正确方向。尤其那些大城市,只有控制规模的过度膨胀,才能遏制城市发展过快带来的“后遗症”,以促使城市转型发展,提高城镇化质量。与此同时,有利于节约用地和保护耕地,促进城市与大自然协调发展,不断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其二,卖地收入下降,必将倒逼地方政府职能转型,加快简政放权步伐,摆正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明确经济发展离不开企业兴盛的社会管理理念,避免既当管理员又当商人的政企职能不分现象,把主要精力用于制定确保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各种监管规则上,积极扶持实体经济发展,为企业排忧解难。唯有如此,企业才能焕发生机活力,中国经济才能更好地稳中求进,地方财政才能跳出土地财政的怪圈。
  其三,卖地收入下降,可促使地方政府厉行节约,把每分钱都用在“刀刃上”,集中资金办大事,防止再像过去那样大手大脚造成资金浪费。同时,国有出让地减少和得以规范,可预防其中滋生的各种腐败行为。过去各地发生的很多领导干部贪腐案件中,大都与土地出让、城市建设项目和房地产有关,寄生于土地出让中的腐败行为,也会越来越失去市场。
  当然,卖地收入下降也不可避免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会暂时加大地方财政保民生支出增长的压力,影响城市公共基础实施建设水平的提高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化解等等。同时,由于新增土地供应减少,会波及房地产供给,进而给普通民众购房租房增加了压力。但这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卖地收入下降终究是个趋势,只有意识到土财政财的不可持续性和不可过度依赖,才会在经济转型中占据主动,在其他产业的发展上占据先机。这才是王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房社区.

GMT+8, 2023-12-8 08:10 , Processed in 0.12215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